“十四五”時期,云陽緊緊圍繞共建萬開云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目標定位,全面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初步形成,區域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運輸服務體系加快優化,交通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高鐵叩響山門
云陽駛入發展快車道
2022年6月20日,鄭萬高鐵呼嘯而至,133萬云陽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鐵夢照進現實,云陽鐵路通車里程67公里,結束了云陽“零鐵路”的歷史,讓這座濱江小城一舉嵌入全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的主脈絡。

“高鐵開通以來,云陽站到發旅客達816萬人次,累計開行列車4.5萬列,單日最高客流14188人。”云陽縣高鐵站區綜合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佘林用數據印證著高鐵帶來的澎湃活力。2025年以來,云陽站日均到發旅客達7700人,較開通之年增長25%,高鐵已成為云陽人出行的首選。

風馳電掣的列車,縮短了城與城的距離,也重構了云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地圖。早晨在重慶開會、中午在成都洽談、晚上回云陽吃飯,從“1小時重慶、3小時成都武漢、6小時北上廣”的時空圈,到“說走就走的旅行”“跨省當天的團聚”,高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云陽的時空格局。

對于經常出差的市民向珍而言,高鐵讓生活節奏徹底改變:“我每個月都要出差兩三次,以前轉來轉去很費時間,現在幾小時就能抵達目的地,效率大大提升。”

高鐵的開通,是云陽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高鐵不僅改變了民眾出行方式,更推動了云陽的運輸結構從傳統水路、公路向高速鐵路轉變,為構建“公鐵水空”多式聯運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高速織密路網
城鄉共譜振興曲
如果說高鐵是云陽對接外界的“大動脈”,那么縱橫交錯的高速路網,便是暢通縣域內外的“毛細血管”。

“十四五”期間,云陽高速建設迎來“豐收季”:江龍高速一期、巫云開高速相繼通車,江龍高速二期、G4223沿江南線高速加快建設,全縣高速通車總里程達144公里,躍居渝東北地區第二位,初步形成“四橫一縱一連線”的高速骨架網,縣域發展格局實現戰略性重塑。

今年7月1日,全長118.6公里的巫云開高速全線建成投用,自此,巫溪至開州的車程由150分鐘縮短至90分鐘左右,增加了巫溪、云陽、開州等地的聯絡通道,極大改善沿線300多萬人民群眾的交通出行條件。這條高速讓云陽北部鄉鎮成為“內暢樞紐”,西達開州、東出巫溪、南下縣城,帶動了“道口經濟”蓬勃發展。
隨著巫云開高速穿山越嶺,這條交通大動脈,喚醒了雙龍、沙市、上壩等偏居一隅的鄉鎮,引領當地產業駛向更為廣闊的市場。作為全縣柑橘種植規模最大的鄉鎮,雙龍鎮年產柑橘4萬余噸,巫云開高速的開通,也為當地3.5萬畝柑橘打開了賣向全國的“黃金通道”。

種植大戶高世順欣喜地說:“現在運輸更方便,損耗也降低了,柑橘收購價提高了10%—15%。”目前,雖然還未成熟上市,但高世順家的柑橘已有六七家收購商主動聯系,一半果子被預訂。
交通紅利還點燃了鄉村旅游熱。雙龍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萬良超介紹,今年以來全鎮接待游客超2萬人次,不少農戶開起民宿、農家樂,賣起鄉村“土貨”,“高速路不僅讓柑橘出了山,更讓好日子進了門”。

圍繞“半小時上高速、一小時到縣城”目標,云陽還同步推進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目前,我縣完工龍普路、紅龍路、洞紅路總里程達10299公里,鄉鎮通三級公路比例達84%,“半小時高速、一小時云陽”鄉鎮占比提升至69%、80%。農村公路網方面,成功創建市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累計實施村民小組通達通暢及改擴建工程1045公里,“四好農村路”總里程達7163公里,村民小組通暢率和通達率分別達到99%、100%。

面向“十五五”,云陽交通藍圖已然繪就。縣交通運輸委黨委書記、主任冉君表示,云陽將圍繞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建設,著力完善鐵路、高速公路、干線公路、農村公路、水運、航空“六大網絡”,構建“四向開放、四式齊備”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推動運輸服務“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為全面建設“一地一標三區兩城”現代化新云陽貢獻交通力量。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