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達23.3%的老齡化率,作為重慶市首個國家養老服務體系創新試點,云陽立足山區庫區實際,以“試點”為牽引,構建起一張“縣城引領、片區輻射、鄉鎮覆蓋、村級延伸”的四級養老服務網絡,推動養老服務均衡發展。
深度融合:“醫養結合”破局農村養老之痛
深秋時節,陽光和煦。云陽寶坪老年護養中心的活動室里,66歲的王平碧老人剛做完早操,正和幾位老友圍坐在一起看電視,聊家常。

“我在這里住得開心,也吃得習慣,飯菜都符合我的口味。”王平碧老人說,讓她真正把這里當家的,是那一份安心。“人老了,病痛就多了。以前在家里,最怕半夜三更身體不舒服。在這里,病了,醫務人員馬上就來,護工細心,醫生更細心,打個電話就來了。”

王平碧所在的護養中心,并不是尋常養老院,它的“掌柜”是寶坪鎮中心衛生院。“傳統養老機構,只能解決‘養’的問題,無法有效解決‘醫’的照護,‘養’和‘醫’是‘兩張皮’。”寶坪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黃慶松說,“我們的‘醫養結合’,是系統性的資源整合與服務重塑。”

在這里,老人的健康檔案由衛生院統一建立和管理,慢性病有持續的干預方案,急性發病可通過綠色通道直轉住院部,康復期則有專業的護理指導。“這意味著,從健康管理、慢病防治、急病轉診到康復護理,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服務鏈,確保老年人在養老的全過程中,醫療需求能夠得到及時、連續、專業和人性化的滿足。”黃慶松說。

在護養中心,每個房間都裝有智能呼叫系統,護理站24小時有人響應。衛生院的醫生、護士每日巡房,老人們的血壓、血糖等健康數據被實時記錄并同步到衛生院的健康管理平臺。這種“樓下安養、樓上治病”“養中有醫、醫融于養”的模式,真正讓農村老人實現了“老有所養、病有良醫”的樸實愿望。
政策賦能:“雙券”合力減輕“銀發”負擔
為讓老人在養老院安心住下,云陽縣配套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推出長護險補貼和養老消費券,為失能老人大大減輕負擔。
63歲的劉益英老人因病失能,在今年1月入住云陽興云養老云福院。這里環境整潔,護理專業,但每月的費用,曾讓這個家庭倍感壓力。“原來每個月要交3600塊,說實話,壓力很大。”劉益英的家人回憶道。

轉機來自于云陽試點的兩項關鍵政策,長期護理保險和養老消費補貼券。經專業評估,劉益英符合長護險報銷條件,享受到1800元/月的長護險補貼和800元/月的養老消費券后,兩項政策紅利疊加,月花費降至1000元,足以讓她能夠安心住在養老院里。
縣民政局老齡工作和養老服務科科長趙彥軍說,開展向中度失能老年人發放消費補貼券試點,是精準撬動市場、補貼群眾的關鍵一招。“這項政策兼具‘補需方’和‘促產業’雙重效應。它既直接減輕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也有效激發了社會養老消費潛力。截至目前,已累計帶動養老消費69萬元,發放補貼資金17萬元。”

“長護險”聚焦解決重度失能人員的基本護理費用,構筑了社會保障的底線。“消費補貼券”則更靈活地惠及了中度及以上失能人群,并賦予他們自主選擇服務的權利。這種“政策組合拳”,與云陽正在推進的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相輔相成。通過制定27項基本服務清單,在5家機構試點公共服務標準化,并推動“愛里養老”“興云養老”等本土品牌達到四星級標準,確保了服務供給的規范與優質,讓老人享受補貼的同時,也能享受到標準化的服務。
體系重構:“四級網絡”織就城鄉均衡養老圖景
任何單一的創新,都離不開一個覆蓋城鄉、支撐有力的服務體系。云陽常住人口93.1萬,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1.7萬。云陽以實施國家創新試點為契機,進行了一場養老服務體系化的資源重構與布局優化,構建起一張“縣城引領、片區輻射、鄉鎮覆蓋、村級延伸”的四級養老服務網絡。

“四級養老服務網絡”旨在實現“縣城有示范”“片區有中心”“鄉鎮有陣地”“村社有站點”。云陽打造了1個縣級智慧養老服務指揮中心,作為全縣養老的“中樞大腦”;培育了2個扎根當地、服務規范的本土養老服務品牌;建設了3個大型綜合性養老機構,以其高標準服務引領全縣養老服務質量整體躍升。

針對山區庫區地域廣闊、老人居住分散的特點,云陽選取8個人口規模大、區位優勢佳的中心鄉鎮,建設片區養老服務中心,實現養老資源的集約化配置和高效化輻射,讓優質服務能覆蓋周邊多個鄉鎮。同時,對19家鄉鎮養老服務機構進行升級改造,并緊密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創新推出“農忙托養”“助農幫困”“醫養康護”等特色服務項目,讓鄉鎮養老服務機構成為農村養老不可或缺的堅實陣地。
除此之外,云陽還通過盤活農村閑置的校舍、村委會房屋等資源,建成380個村級養老互助點,組建成立420余支“銀齡互助隊”。這些深入村社的“神經末梢”,常態化為居家老人開展送文化娛樂、送醫療健康、送緊急救援、送親情關懷、送志愿服務的“五送”活動,真正打通了農村養老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體系的活力,源于創新的機制。云陽43家鄉鎮敬老院經營權由縣屬國有平臺統一運營,實行功能配套、人才隊伍、物資管理等“6統一”標準,令管理服務成本下降38%,平均入住率提升23%。
數字賦能則為這套體系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云陽打造的“云上智慧養老”平臺,已為1.2萬余名老年人提供資源查詢、健康監測、遠程照護等一站式服務;“一表通”系統將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覆蓋率提升至100%;而將全縣養老機構安全設備全量接入“141”基層智治平臺,更是構建起一張分析數據化、部署可視化、督檢在線化的安全監管“天網”。

從破解醫療照護難題,到減輕養老經濟負擔,再到構建全覆蓋、高標準、智慧化的服務網絡,云陽縣正以系統性的改革思維,將試點變成亮點,將難點化為亮點,在探索優質均衡養老服務的道路上,踏出了堅實的步伐,讓“夕陽紅”在云陽的青山綠水間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