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港澳青少年百花攝影大賽啟動 300個獎項等你來拿

為成長旅途留下一路芬芳,為花樣年華烙下美好印記。近日,由市政府港澳辦、市政府新聞辦、市教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化旅游委、市林業局與港澳地區相關機構聯合主辦的“渝港澳青少年百花攝影大賽”啟動,邀請渝港澳青少年一起拍花、賞花。
遇見春季 走進自然 他鄉故鄉邀你“繪”
家門口的丁香,公園里的桃林,漫山的杜鵑,它們的艷麗你動心嗎?1500公里外的香港、澳門正開著什么花,那里的繽紛你想看嗎?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用心去體驗,此次攝影大賽讓你穿越1500公里的春季。

據了解,大賽共設置了重慶、香港、澳門三個賽區,面向渝港澳三地各大中小學校在校學生、在渝港澳機構人員學齡子女,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三地青少年可以走進公園、鄉村等地,拍攝家鄉、故鄉、原鄉、他鄉的各種花卉,將拍攝的花卉照片和個人對所拍花卉的理解認識寫一段感言,上傳至大賽線上平臺展示參賽。在盡賞春天的同時,通過拍攝百花展示家鄉,表達鄉愁,既培養青少年敬愛自然、珍愛生命、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懷,也能增進渝港澳青少年文化和情感交流。
與“萬紫千紅”來一場邂逅 大賽持續至5月底
繁花盛世,春色滿園,一幅幅最美的花卉串聯三地。此次大賽已經啟動,將一直持續至5月31日,重慶賽區的參賽選手可在4月30日前登錄“上游新聞”APP,通過活動頻道中的“走進四季·愛上萬物”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大賽,點擊“春知花”進入大賽報名頁面,完成作品上傳參賽。

參賽攝影作品要求為花卉題材,展現大自然的美好及花卉植物的千姿百態;作品須為原創且未發表;作品須為JPG格式,不小于3M不超過5M;可以為單幅,也可以為一組(不超過4幅)緊密關聯的系列作品,彩色、黑白不限,僅可作亮度、對比度和色彩飽和度適度調整。
設300個獎項 海內外媒體平臺推送展示
此次大賽將設置小學組、中學組和大學組三個比賽組別,由渝港澳各賽區分別開展作品征集及初賽評審,評選出三個比賽組別共750幅入圍決賽作品(重慶賽區450幅、香港賽區150幅、澳門賽區150幅),入圍決賽環節作品將集中在重慶“上游新聞”和港澳媒體大賽線上平臺進行專題展示。

大賽共設置金獎10名、銀獎30名、銅獎60名、優秀作品獎100名,網絡人氣獎100名,杰出指導老師50名。除作品外,附注的拍攝說明及對所拍花卉的理解認識感言,也將作為評審參考。獲獎作品將在主辦方合作的海內外媒體平臺推送展示。重慶賽區的獲獎作品將在南山植物園進行展示,隨后在部分區縣進行巡展。

值得一提的是,獲獎選手除獲得榮譽證書外,所獲活動成績還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記入學生成長檔案。并根據獎項的不同,獲得實物獎品和特別紀念品。重慶賽區獲獎者還可在重慶市南山植物園認領或種植(開辟一個種植區)代言花卉,在父母生日時,以獲獎者名義送出花卉禮物。
四季貫穿云上啟動 數十所學校率先響應積極參賽
據了解,從2月5日開始,“渝港澳云上大拜年”已正式拉開“走進四季·愛上萬物”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大賽公益活動的序幕,重慶籍明星李云迪、王源、香港導演陳德森和澳門音樂創作人杜俊瑋等渝港澳明星,自然教育專家學者、媒體主播、青少年學生紛紛錄制視頻云拜年,為“渝港澳青少年百花攝影大賽”啟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重慶城市管理學院、重慶一中、重慶市巴蜀中學、重慶外國語學校、重慶市巴川中學、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重慶市人民小學、大渡口區雙山實驗小學、江北區鯉魚池小學、沙坪壩區礦山坡小學、沙坪壩區鳳凰實驗學校、重慶謝家灣小學、九龍坡區歇臺子小學、九龍坡區西彭園區實驗小學、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南岸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小、南岸區黃桷埡小學、南岸區迎龍小學、北碚區三圣鎮中心小學、北碚區澄江鎮小學、渝北區龍山小學、渝北區空港新城小學、梁平區實驗小學、梁平區蟠龍小學、奉節縣白帝鎮中心小學、巫溪縣珠海實驗小學、兩江新區星光學校、兩江新區星湖小學、兩江新區童心小學、高新區樹人思賢小學等數十所大中小學積極組織動員學生參賽,鼓勵他們在春天走向自然,拍攝繁花美景,與港澳地區青少年以花會友。除上述學校率先參加活動外,大賽組委會歡迎全市大中小學青少年朋友積極參加到本次比賽活動中來。

此次“渝港澳青少年百花攝影大賽”為“走進四季·愛上萬物”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大賽公益活動第一季“春知花”的首個比賽項目。該公益活動分為春知花、夏知草、秋知樹、冬知藥四季比賽階段,共8個活動貫穿全年。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自然人文交流活動,讓渝港澳青少年以拍攝、筆記、解說的方式,制作家鄉的花、故鄉的草、原鄉的樹、他鄉的木,與萬千植物相依相伴、共同成長,讓他們留住根、守住魂、放飛夢,讓文化和鄉愁涵養三地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重慶賽區參賽咨詢:13667641151(江老師)。
識別以下二維碼,點擊“春知花”,馬上報名參賽吧!

攝影:崔力,高超,羅嘉,劉力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